专注北京监控工程与北京监控安装服务

拥有20年行业经验、众多客户成功案例

01062610932

13426082725
首页>>解决方案>>北京大数据安全规划总体解决方案-凯源恒润北京监控安装工程公司

北京大数据安全规划总体解决方案-凯源恒润北京监控安装工程公司

发布日期:2025-08-24      访问量:135

北京大数据安全规划总体解决方案-凯源恒润北京监控安装工程公司

一、大数据安全风险分析

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,数据规模急剧增长,数据价值日益凸显,数据安全已成为保障业务稳定运行和用户隐私安全的核心议题。大数据平台在数据采集、存储、处理、应用和共享的全生命周期中面临多重安全风险,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:

image.png

image.png

1. 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

数据在采集、传输、存储、处理、使用和销毁的各个环节均存在安全隐患。例如:

  • 数据采集阶段可能存在未授权接入;
  • 数据存储中大量敏感数据以明文形式存在,缺乏加密保护;
  • 数据在使用过程中权限控制薄弱,不同用户之间缺乏有效隔离;
  • 数据共享和输出缺乏审核机制,易导致数据泄露。

此外,数据分布不清晰,重点数据识别困难,泄露后难以溯源和追责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2. 内外部人员安全管理风险

第三方开发人员、合作伙伴、运维人员等各类角色在访问和操作数据时,存在身份不清晰、权限过大、行为不可控等问题。第三方人员可能通过非法手段访问系统,操作命令和脚本上传缺乏监控,终端设备接入不规范,易引入病毒和木马,进一步威胁内网安全。

3. 大数据组件安全风险

Hadoop等大数据组件的安全机制存在天然缺陷:

  • 其权限模型类似于Linux,默认权限设置较为宽松;
  • 日志可读性差,难以进行有效审计;
  • 账号管理与操作系统账号耦合,容易出现账号共享、冒用等问题;
  • 缺乏强认证机制,如Kerberos认证未全面启用,整体认证强度不足。

4. 安全管理支撑风险

大数据环境中系统复杂、用户众多,身份管理、访问控制、安全审计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和自动化工具。安全策略落地困难,风险感知能力弱,缺乏对舆情和安全情报的实时响应能力。数据外发、数据合作等环节缺乏流程支撑和审计能力,难以实现全过程可控可追溯。

二、大数据安全规划建议

为应对上述风险,需构建涵盖管理、技术、流程等多维度的大数据安全防护体系。该体系包括数据安全管理支撑、数据生命周期安全管理、数据应用安全防护、大数据安全管控和大数据基础设施安全五大工作领域。

image.png

图片

图片

1. 数据安全管理支撑

  • 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体系,依据行业标准制定符合实际业务的数据分级规则;
  • 明确数据安全责任,建立合作伙伴安全管理机制;
  • 完善安全运营流程和安全审计体系,实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。

2. 数据生命周期安全管理

从数据发现、采集、存储、使用到销毁,实施全过程安全控制:

  • 通过数据发现技术识别敏感数据分布;
  • 实施加密存储和传输控制;
  • 建立细粒度权限模型,实现数据脱敏、数据水印、数据溯源等技术手段。

3. 数据应用安全防护

  • 重点保护客户信息,防范访问行为异常,加强终端数据安全;
  • 通过数据网关实现应用接入的身份识别、访问控制和操作审计;
  • 对Web应用进行安全防护,建立数据输出审核机制。

4. 大数据安全管控

  • 建设统一的大数据安全管控平台,实现用户账号集中管理、统一认证、权限控制和操作审计;
  • 通过4A体系对大数据平台各层用户进行安全管理;
  • 采用访问代理技术,实现事中控制和动态脱敏。

5. 大数据基础设施安全

从网络、系统、中间件、数据库等多个层面构建安全防护能力:

  • 进行安全域划分,部署防火墙、IDS、防病毒网关等安全设备;
  • 实施安全基线配置,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补丁管理;
  • 加强虚拟化环境和云平台的安全防护。

三、关键技术实现

1. 数据加密与脱敏

在Hadoop生态中,Hive和HBase支持表、列级别的加密,支持AES、国密SM4等算法。数据脱敏应根据敏感数据分类和用户权限,在数据访问、文件读取和页面展示等多个场景中动态实施。

2. 多租户隔离

通过Hadoop自带的ACL和RBAC机制实现资源和数据隔离。设置用户和用户组权限,实施配额管理,防止资源滥用和数据越权访问。

3. 数据溯源与水印

通过文件水印、Web页面水印等技术,对数据输出进行标记,实现泄露数据的溯源。结合操作日志和访问记录,重建数据历史轨迹。

4. 统一访问控制与审计

通过堡垒机和数据安全代理(BDS)实现用户访问大数据平台的统一入口和控制。对所有操作进行完整记录(5W1H),并定期进行合规性审计。

5. 容灾与备份

采用RAID、跨数据中心复制、第三方备份系统集成等技术,保障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灾难恢复能力。支持硬盘热插拔和快速故障检测,降低业务中断风险。

图片

图片

四、阶段建设规划

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应分阶段推进,逐步完善:

  • 一阶段:重点建设数据分类分级、账号统一管理、基础加密脱敏能力,建立安全基线和应急响应流程;
  • 二阶段:深化数据生命周期管理,增强数据溯源和水印能力,推进安全运维自动化,加强第三方安全管理;
  • 三阶段:实现全流程数据安全管控,构建智能风险感知和响应机制,持续优化安全运营体系。

五、结语

大数据安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需统筹管理、技术、流程三大要素,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防护体系。通过明确安全责任、实施关键技术措施、分阶段稳步推进,可有效提升大数据平台的安全保障能力,确保数据安全与业务发展协同并进。

声明


优质内容贵在与大家共享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
相关推荐